软游网-免费.绿色热门软件一站式下载-高速、纯净、安全、无捆绑

电脑目录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目录)

时间:2024-10-12 20:24 点击:184 编辑:admin

1. 计算机系统结构目录

使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就可以查看文件目录结构呀。你想说的是不是导出目录结构呀?

2. 计算机系统结构目录表的行数为什么为2nv

InnoDB和MyISAM是许多人在使用MySQL时最常用的两个表类型,这两个表类型各有优劣,视具体应用而定。基本的差别为:MyISAM类型不支持事务处理等高级处理,而InnoDB类型支持。MyISAM类型的表强调的是性能,其执行数度比InnoDB类型更快,但是不提供事务支持,而InnoDB提供事务支持已经外部键等高级数据库功能。

以下是一些细节和具体实现的差别:

◆1.InnoDB不支持FULLTEXT类型的索引。

◆2.InnoDB中不保存表的具体行数,也就是说,执行selectcount(*)fromtable时,InnoDB要扫描一遍整个表来计算有多少行,但是MyISAM只要简单的读出保存好的行数即可。注意的是,当count(*)语句包含where条件时,两种表的操作是一样的。

◆3.对于AUTO_INCREMENT类型的字段,InnoDB中必须包含只有该字段的索引,但是在MyISAM表中,可以和其他字段一起建立联合索引。

◆4.DELETEFROMtable时,InnoDB不会重新建立表,而是一行一行的删除。

◆5.LOADTABLEFROMMASTER操作对InnoDB是不起作用的,解决方法是首先把InnoDB表改成MyISAM表,导入数据后再改成InnoDB表,但是对于使用的额外的InnoDB特性(例如外键)的表不适用。

另外,InnoDB表的行锁也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执行一个SQL语句时MySQL不能确定要扫描的范围,InnoDB表同样会锁全表,例如updatetablesetnum=1wherenamelike“%aaa%”

两种类型最主要的差别就是Innodb支持事务处理与外键和行级锁.而MyISAM不支持.所以MyISAM往往就容易被人认为只适合在小项目中使用。

我作为使用MySQL的用户角度出发,Innodb和MyISAM都是比较喜欢的,但是从我目前运维的数据库平台要达到需求:99.9%的稳定性,方便的扩展性和高可用性来说的话,MyISAM绝对是我的首选。

原因如下:

1、首先我目前平台上承载的大部分项目是读多写少的项目,而MyISAM的读性能是比Innodb强不少的。

2、MyISAM的索引和数据是分开的,并且索引是有压缩的,内存使用率就对应提高了不少。能加载更多索引,而Innodb是索引和数据是紧密捆绑的,没有使用压缩从而会造成Innodb比MyISAM体积庞大不小。

3、从平台角度来说,经常隔1,2个月就会发生应用开发人员不小心update一个表where写的范围不对,导致这个表没法正常用了,这个时候MyISAM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随便从当天拷贝的压缩包取出对应表的文件,随便放到一个数据库目录下,然后dump成sql再导回到主库,并把对应的binlog补上。如果是Innodb,恐怕不可能有这么快速度,别和我说让Innodb定期用导出xxx.sql机制备份,因为我平台上最小的一个数据库实例的数据量基本都是几十G大小。

4、从我接触的应用逻辑来说,selectcount(*)和orderby是最频繁的,大概能占了整个sql总语句的60%以上的操作,而这种操作Innodb其实也是会锁表的,很多人以为Innodb是行级锁,那个只是where对它主键是有效,非主键的都会锁全表的。

5、还有就是经常有很多应用部门需要我给他们定期某些表的数据,MyISAM的话很方便,只要发给他们对应那表的frm.MYD,MYI的文件,让他们自己在对应版本的数据库启动就行,而Innodb就需要导出xxx.sql了,因为光给别人文件,受字典数据文件的影响,对方是无法使用的。

6、如果和MyISAM比insert写操作的话,Innodb还达不到MyISAM的写性能,如果是针对基于索引的update操作,虽然MyISAM可能会逊色Innodb,但是那么高并发的写,从库能否追的上也是一个问题,还不如通过多实例分库分表架构来解决。

7、如果是用MyISAM的话,merge引擎可以大大加快应用部门的开发速度,他们只要对这个merge表做一些selectcount(*)操作,非常适合大项目总量约几亿的rows某一类型(如日志,调查统计)的业务表。

当然Innodb也不是绝对不用,用事务的项目如模拟炒股项目,我就是用Innodb的,活跃用户20多万时候,也是很轻松应付了,因此我个人也是很喜欢Innodb的,只是如果从数据库平台应用出发,我还是会首选MyISAM。

另外,可能有人会说你MyISAM无法抗太多写操作,但是我可以通过架构来弥补,说个我现有用的数据库平台容量:主从数据总量在几百T以上,每天十多亿pv的动态页面,还有几个大项目是通过数据接口方式调用未算进pv总数,(其中包括一个大项目因为初期memcached没部署,导致单台数据库每天处理9千万的查询)。而我的整体数据库服务器平均负载都在0.5-1左右。

3. 计算机文件的目录结构是什么

文件目录是指:为实现“按名存取”,必须建立文件名与辅存空间中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数据结构称为文件目录。

一个计算机系统中有成千上万个文件,为了便于对文件进行存取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建立文件的索引,即文件名和文件物理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这种文件的索引称为文件目录。

4. 计算机系统结构目录有哪些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32位还是64位取决于计算机内部的处理器(CPU)。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处理器属于这两个类别之一。 64位处理器比对应的32位处理器指数级更强大,因为它们可以保存和处理更多的信息。

  要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的大小,你必须理解一点关于二进制计数,二进制只有两个数 0或1。

  因此,32位数具有2 ^ 32个可能的地址,也就是4,294,967,296。相反,64位数字的容量是2 ^ 64,也就是18,446,744,073,709,551,616。比较约40亿字节和18万亿字节,你就能了解两者的差异了。

  微软为每个版本的Windows都提供了32位和64位版本,我们可以在下载或安装它时进行选择。

  如果你使用的是64位处理器,则需要安装64位版本的Windows,当然32位版本的Windows也能在64位处理器上工作。不过不能在32位处理器上安装64位版本的Windows。

  我们使用的时候32位和64位系统主要有两个差异。一个是32位版本的Windows只能使用最高4 GB的RAM。因此,如果你在Windows 32位系统中放置16 GB的RAM,则实际只能使用4 GB的内存。

  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是Program Files文件夹。在32位版本的Windows上,应用程序将安装到唯一的Program Files文件夹里。64位系统则有一个额外的程序文件(x86)夹。这是因为用于32位架构的写入软件与为64位系统写入软件有很大不同。

  当程序需要获取一些共享信息,如DLL,需要查找正确的Program Files目录。在Windows 32位系统里称为x86,64位系统里称为x64。

  古老版本的Windows,如Windows 3.1,运行16位软件。32位版本的Windows与这些旧版程序是向后兼容。但是,如果使用64位系统,则无法运行旧的16位软件。当然啦,很好有人还会留恋那些旧的软件。

  32位和64位程序

  每当安装一些软件时,供应商会提供32位或64位两个版本;也有一些开发人员只提供一个32位版本。有的程序在安装时会让你选择,有些程序自动识别并配套安装。如果运行的是64位版本的Windows,则应该尽可能安装64位版本的软件。

  当我们使用谷歌浏览器时,x64版本的速度可能不会让你太满意。因为谷歌浏览器利用用64位架构来增强安全性,这使得比x86的谷歌浏览器更稳定。

  现 在我们已经讨论了32位和64位版本的Windows的所有细节,那么如何了解自己使用的是哪一个版本的Windows呢?

  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是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一般Windows操作系统的所有版本型号都能在里边查看到。

  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位大小应该匹配,但如果不匹配,你也可以升级。如果您在64位处理器上运行32位版本的Windows 10,则可以按照指南升级到x64 Windows。在32位处理器上运行32位版本的Windows的用户无法升级。

  64位计算正在成为新的标准,但它也是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发展历程。虽然有64位版本的Windows XP,但是兼容性让很多用户头疼不已。使用64位系统直到Windows 7才变得流行。

  现在开发人员专注于开发64位软件,这将是长期的标准。

  以上所述是Windows系统32位和64位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 计算机体系结构目录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等;软件是计算机的运行程序和相应的文档。计算机系统具有接收和存储信息、按程序快速计算和判断并输出处理结果等功能。 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系统,“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部分所组成的整体,从这个角度说,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6. 计算机的目录结构

C、D、E、F一般是逻辑上分区所得。通常情况下,C盘是系统盘,安装电脑系统的。其余的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存放资料。可以这样存,D盘存放应用软件,E盘存放自己的资料文件,F盘存放所在的娱乐软件及音乐等。完全都是根据自己个人喜好来进行选择的。举例:现在有C、D、E、F五个房间,其中C房间为客厅,已经由系统定义,其余的房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装饰。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不想要那么多分区,可以自行合并分区:

1、首先,右击“此电脑”,在弹出来的右键菜单这种选择“管理”。

2、在弹出来的窗口中,窗口左侧有一个树形框。点击这一个树形框“储存”分类下的“磁盘管理”。进入磁盘管理界面。

3、右键点击一个充裕的磁盘盘符,如果这个磁盘是没有用的话,建议直接删除卷即可。但是在删除卷之前请检查文件,并且这一关方法成功率比较高。但是如果这一个磁盘是有用的,就需要在弹出来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压缩卷。

4、当Windows系统已经把您刚才选择的卷删除完毕后,会在“磁盘”表中出现一个朱红色的标志。这个标识就代表刚才删除了并且未分配的盘。右键点击你想扩展的硬盘盘符,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扩展卷”。

5、当一切就绪后,会进入一个名为“扩展卷”的向导。点击向导的下一步,进入下一页。

6、在这一页中,左边选择框代表可以添加进来的空间,而右侧的选择框代表已经添加进来的空间。选择左侧的空间,然后点击“添加”按键。

7、添加完毕后,在如图所示的编辑框中输入要分配的空间,一切就绪后,点击下一步按钮。

8、然后这一步完全可以直接跳过。点击“完成”按钮就可以了。

7. 计算机系统结构目录章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及可控驱动元件特性的现代化机械系统,它实现了机械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

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几个基本要素。

这些部分可以归纳为: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这些组成要素内部及其相互之间,通过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流动、信息控制、能量转换有机融合集成一个完整系统。

1、机械本体

系统所有功能元素的机械支持结构,包括机身、框架、联接等。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技术性能、水平和功能的提高,机械本体要在机械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性以及几何尺寸等方面适应产品高效、多功能、可靠和节能、小型、轻量、美观等要求。

2、动力与驱动部分

按照系统功能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用尽可能小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功能输出,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驱动部分在控制信息作用下,提供动力,驱动各执行机构完成各种动作和功能。有气动、电动和液压等不同的驱动方式。机电一体化系统一方面要求驱动的高效率和快速响应特性,同时要求对水、油、温度、尘埃等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由于几何尺寸上的限制,动作范围狭窄,还需考虑维修和实行标准化。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高性能步进驱动、直流和交流伺服驱动大量应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

3、测试传感部分

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内部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变成可识别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其功能一般由专门的传感器和仪器仪表完成。

4、执行机构

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驱动对象完成要求的动作。执行机构是运动部件,一般采用机械、电磁、电液等机构。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匹配性要求,需要考虑改善性能,如提高刚性,减轻重量,实现组件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等。

5、控制及信息单元

控制及信息单元是进行信息处理与控制的核心,犹如人的大脑。它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储存、分析、加工,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一般由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数控装置以及逻辑电路、A/D与D/A转换、I/O(输入/输出)接口和计算机外部设备等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控制和信息处理单元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信息处理速度,提高可靠性,增强抗干扰能力以及完善系统自诊断功能,实现信息处理智能化和小型、轻量、标准化等。

以上的基本要素通常称为机电一体化的五大组成要素。在系统中的这些单元和它们各自内部各环节之问都遵循接口耦合、能量转换、信息控制、运动传递的原则,我们称它们为四大原则。

1、接口耦合、能量转换

(1)变换

两个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传输的环节之问,由于信息的模式不同(数字量与模拟量、串行码与并行码、电压与电流、交流与直流等),无法直接实现信息或能量的交流,通过接口完成信息或能量的统一。

(2)放大

在两个信号强度相差悬殊的环节间,经接口放大,达到能量的匹配。

(3)耦合

变换和放大后的信号在环节问能可靠、快速、准确地交换,必须遵循一致的时序、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接口应保证信息的逻辑控制功能,使信息按规定模式进行传递。

(4)能量转换还包含了执行器、驱动器的不同类型能量的最优转换方法与原理。

2、信息控制

在系统中,所谓智能组成要素的系统控制单元,在软、硬件的保证下,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判断、决策,以达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对于智能化程度高的系统,还包含了知识获取、推理机制及知识自学习等以知识驱动为主的信息控制。

3、运动传递

运动传递是指各组成要素之间不同类型运动的变换与传输以及以运动控制为目的的优化。

由于采用四大原则使各组成要素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由于控制和信息处理单元的预期信息导引,使各功能环节有目的地协调一致运动,从而形成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

8. 计算机文件系统结构

users是电脑中的一个包含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程序内容以及文档、音乐等内容的文件夹。我们打开电脑中的资源管理器,就可以找到users文件夹了,有的电脑中也叫用户文件夹。users文件夹是电脑系统内一个必不可少的文件夹,但是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更改一些东西会提到users这个文件夹。

1.users是Windows中预设的一个用户组,介绍是:防止用户进行有意或无意的系统范围的更改,但是可以运行大部分应用程序。这个用户组包含了所有可登录的用户(Windows Vista开始,管理员用户和高级用户都也是默认被包含此组内)。这个组的权限是受限的,但要大于Guests组。

2.为了分门别类的有序存放文件,操作系统把文件组织在若干目录中,也称文件夹。文件夹一般采用多层次结构(树状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每一个磁盘有一个根文件夹,它包含若干文件和文件夹。文件夹不但可以包含文件,而且可包含下一级文件夹,这样类推下去形成的多级文件夹结构既帮助了用户将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文件分类储存,又方便文件查找,还允许不同文件夹中文件拥有同样的文件名。

3.电脑随着微型处理器(CPU)的出现,计算机中开始使用微型处理器,使计算机体积缩小了,成本降低了。另一方面,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计算机内部操作系统的便捷度,计算机外部设备也趋于完善。计算机理论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善促使微型计算机很快渗透到全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部门中,并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必须品。四十年来,计算机的体积不断的缩小,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平板电脑体积逐步微型化,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因此,未来计算机仍会不断趋于微型化,体积将越来越小。

9. 计算机系统结构书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特征.1,采用二进制代替十进制运算2,存储程序工作方法3,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

原因:因为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叫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就像安培等一样

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的开拓性工作。

现在一般认为ENIAC机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是由美国科学家研制的,于1946年2月14日在费城开始运行。其实由汤米、费劳尔斯等英国科学家研制的"科洛萨斯"计算机比ENIAC机问世早两年多,于1944年1月10日在布莱奇利园区开始运行。ENIAC机证明电子真空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技术,不过,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1)没有存储器;(2)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甚至要搭接见天,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ENIAC机研制组的莫克利和埃克特显然是感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想尽快着手研制另一台计算机,以便改进。

冯·诺依曼由ENIAC机研制组的戈尔德斯廷中尉介绍参加ENIAC机研制小组后,便带领这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技人员,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军。1945年,他们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ElectronicDiscreteVariableAutomaticCompUter的缩写)。在这过程中,冯·诺依曼显示出他雄厚的数理基础知识,充分发挥了他的顾问作用及探索问题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EDVAC方案明确奠定了新机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并描述了这五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EDVAC机还有两个非常重大的改进,即:(1)采用了二进制,不但数据采用二进制,指令也采用二进制;(2建立了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便可一起放在存储器里,并作同样处理。简化了计算机的结构,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速度。1946年7,8月间,冯·诺依曼和戈尔德斯廷、勃克斯在EDVAC方案的基础上,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研制IAS计算机时,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初探》。以上两份既有理论又有具体设计的文件,首次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计算机热",它们的综合设计思想,便是著名的"冯·诺依曼机",其中心就是有存储程序

原则--指令和数据一起存储。这个概念被誉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指导着以后的计算机设计。自然一切事物总是在发展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们又认识到"冯·诺依曼机"的不足,它妨碍着计算机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而提出了"非冯·诺依曼机"的设想。冯·诺依曼还积极参与了推广应用计算机的工作,对如何编制程序及搞数值计算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冯·诺依曼于1937年获美国数学会的波策奖;1947年获美国总统的功勋奖章、美国海军优秀公民服务奖;1956年获美国总统的自由奖章和爱因斯坦纪念奖以及费米奖。

10. 计算机系统结构目录图片

计算机系统可划分为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两大类。

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中央处理器是对信息进行高速运算处理的主要部件,其处理速度可达每秒几亿次以上操作。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和文件,常由快速的主存储器(容量可达数百兆字节,甚至数G字节)和慢速海量辅助存储器(容量可达数十G或数百G以上)组成。各种输入输出外部设备是人机间的信息转换器,由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管理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由操作系统、实用程序、编译程序等组成。操作系统实施对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控制。实用程序是为方便用户所设,如文本编辑等。编译程序的功能是把用户用汇编语言或某种高级语言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

支撑软件有接口软件、工具软件、环境数据库等,它能支持用机的环境,提供软件研制工具。支撑软件也可认为是系统软件的一部分。应用软件是用户按其需要自行编写的专用程序,它借助系统软件和支援软件来运行,是软件系统的最外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