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820921846@qq.com联系。
机密行动阵容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机密行动阵容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1. 三十六计简介一下那36个成语的意思 越短越好
第01计 瞒天过海 比喻用伪装来瞒哄对方,偷偷地行动
第02计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泛指一切类似的战役.
第03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
第04计 以逸待劳 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人疲劳时出击取胜.
第05计 趁火打劫 利用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比喻趁人危急的时候捞一把。
第06计 声东击西 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
第07计 无中生有 把没有说成有,凭空捏造.
第08计 暗渡陈仓 传说楚汉用兵,汉王刘邦表面上修筑栈道象要南进,暗地里却要回兵攻占楚军据点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后来比喻以制造假象来达到某种目的.
第09计 隔岸观火 比喻见人有危难采取观望的态度,不予援助.
第10计 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表面温和,内心阴险毒辣.
第11计 李代桃僵 本比喻共患难,相爱助.后转用为顶替或代人受过的意思.
第12计 顺手牵羊 比喻趁便随手拿别人的东西.
第13计 打草惊蛇 后用以比喻采取机密行动前,行迹有所暴露,惊动了对方.
第14计 借尸还魂 比喻已经被消灭的旧事物不甘心自己的灭亡,又凭借别的事物或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
第15计 调虎离山 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其有利的环境,以便乘机行事.
第16计 欲擒故纵 想要抓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第17计 抛砖引玉 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在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
第18计 擒贼擒王 比喻先要抓首恶的或首要的敌手.
第19计 釜底抽薪 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滞.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着混乱捞取利益
第21计 金蝉脱壳 比喻使用计谋,脱身溜走,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第22计 关门捉贼 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脱逃,
情况就会十分复杂.
第23计 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原是战国时亲国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的策略.
第24计 假道伐虢 处于敌我两大国之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的武力胁迫时,我方应以援助的姿态,
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处在夹缝中的小国,是不会相信空话的。我方应以
“保护”为名,控制其局势,再突然袭击,就可轻易的夺取胜利。
第25计 偷梁换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第26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甲而真意骂乙.
第27计 假痴不癫 用于商业经营之中常常是经营者为了掩盖自己的企图,常以假痴来迷惑众人,
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第28计 上屋抽梯 意思是说送人家上了高楼却搬掉梯子,比喻诱人向前而断其后路,使其束手
就缚。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其他局面布成有利的阵势,虽然兵力弱小,但阵容显得强大。
第30计 反客为主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指违反了通常的主客关系.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第31计 美人计 利用美人诱惑,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
第32计 空城计 兵力空虚,再放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捉摸,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种用兵之法,显示得更加奇妙。
第33计 反间计 此计运用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第34计 苦肉计 意思是说,人一般都不愿伤害自己,因此,如果某人身受毁伤,这种情况 多半是真的,即使是受害者故意受害,别人也会信以为真。于是,用计者的阴谋就会得逞
第35计 连环计 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无攻不破。
第36计 走为上计 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 有退却,方是上策。
2. 关于三十六计的成语三十六个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
欲擒姑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走为上计
1、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2、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3、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4、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5、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扩展资料
来历:
《三十六计》的作者是无法考证,它是百家兵法所长集合成为的一部独立的兵书,它与孙武的《孙子兵法》以及孙膑的《孙膑兵法》关系都是比较完善的兵法,统一的兵法体系但作者并无关联,都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三十六计》一书由来推断:迄今为止尚无准确的考证,可以断定其产生的年代。至于说作者方面,更是杳无线索,难具结论,这些都无形之中给该书的存在,渲染上 了一层神秘色彩,愈发显现出它在中国兵学著作史上的独特魅力。
“三十六计”一语,始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其谓“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文中的檀 公,据推测应为南朝时宋之名臣檀道济,此公乃身经百战之辈,功绩十分矫人,且善用计,多有妙算。
搜狗百科-三十六计
3. 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所有成语的解释
1、瞒天过海: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
2、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3、借刀杀人:计谋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4、以逸待劳: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 5、趁火打劫: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
6、声东击西: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
7、无中生有: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8、暗渡陈仓: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动的背后,将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规的、非习惯的行动隐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规的、习惯的行动背后,迂回进攻,出奇制胜。 9、隔岸观火:指根据敌方正在发展着的矛盾冲突,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
10、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阴险毒辣。 11、李代桃僵: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
12、顺手牵羊: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常用到的一计。 13、打草惊蛇: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14、借尸还魂:指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 15、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 16、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17、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8、擒贼擒王: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先俘虏其***,就可以瓦解敌人的战力。 19、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20、混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21、金蝉脱壳:指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逃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22、关门捉贼:是一种围困并歼灭敌人、特别是小股敌人的计谋。该计一般都还配合着其他计谋的使用,中国军事家中,有相当多的人成功地运用过关门捉贼计,而且开、关都非常适时,非常的自如。
23、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 24、假道伐虢: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25、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26、指桑骂槐: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
27、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28、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29、树上开花: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借用假花点缀在上面,让人真假难辨。 30、反客为主:是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
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31、美人计:指某些国家的侦察情报机关,为了套取情报,收买特务,采取的以色情勾引的 *** 计谋。
32、空城计: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
33、反间计:指的是识破对方的阴谋算计巧妙地利用对方的阴谋诡计进行攻击对方。 34、苦肉计:按照常理,人不会伤害自己,要是受到某种伤害,一定是某种自己无法抗争的力量导致的。
利用好这样的常理,自己伤害自己,以蒙骗他人,从而达到预先设计好的目标。 35、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36、走为上计:指的是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也谓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4.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
每一计都是成语!
第1计 瞒天过海;第2计 围魏救赵;第3计 借刀杀人;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第6计 声东击西;第7计 无中生有;第8计 暗渡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第10计 笑里藏刀;第11计 李代桃僵;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13计 打草惊蛇;第14计 借尸还魂;第15计 调虎离山;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第18计 擒贼擒王;第19计 釜底抽薪;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第22计 关门捉贼;第23计 远交近攻;第24计 假途伐虢;
第25计 偷梁换柱;第26计 指桑骂槐;第27计 假痴不颠;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第30计 反客为主;第31计 美人计;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第34计 苦肉计;第35计 连环计;第36计 走为上计;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5. 36计的全部意思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6. 三国演义36计的成语有那些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出自36计的成语有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描写三十六计的成语
第01计 瞒天过海 比喻用伪装来瞒哄对方,偷偷地行动
第02计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泛指一切类似的战役.
第03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
第04计 以逸待劳 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人疲劳时出击取胜.
第05计 趁火打劫 利用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比喻趁人危急的时候捞一把。
第06计 声东击西 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
第07计 无中生有 把没有说成有,凭空捏造.
第08计 暗渡陈仓 传说楚汉用兵,汉王刘邦表面上修筑栈道象要南进,暗地里却要回兵攻占楚军据点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后来比喻以制造假象来达到某种目的.
第09计 隔岸观火 比喻见人有危难采取观望的态度,不予援助.
第10计 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表面温和,内心阴险毒辣.
第11计 李代桃僵 本比喻共患难,相爱助.后转用为顶替或代人受过的意思.
第12计 顺手牵羊 比喻趁便随手拿别人的东西.
第13计 打草惊蛇 后用以比喻采取机密行动前,行迹有所暴露,惊动了对方.
第14计 借尸还魂 比喻已经被消灭的旧事物不甘心自己的灭亡,又凭借别的事物或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
第15计 调虎离山 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其有利的环境,以便乘机行事.
第16计 欲擒故纵 想要抓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第17计 抛砖引玉 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在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
第18计 擒贼擒王 比喻先要抓首恶的或首要的敌手.
第19计 釜底抽薪 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滞.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着混乱捞取利益
第21计 金蝉脱壳 比喻使用计谋,脱身溜走,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第22计 关门捉贼 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脱逃,
情况就会十分复杂.
第23计 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原是战国时亲国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的策略.
第24计 假道伐虢 处于敌我两大国之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的武力胁迫时,我方应以援助的姿态,
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处在夹缝中的小国,是不会相信空话的。我方应以
“保护”为名,控制其局势,再突然袭击,就可轻易的夺取胜利。
第25计 偷梁换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第26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甲而真意骂乙.
第27计 假痴不癫 用于商业经营之中常常是经营者为了掩盖自己的企图,常以假痴来迷惑众人,
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第28计 上屋抽梯 意思是说送人家上了高楼却搬掉梯子,比喻诱人向前而断其后路,使其束手
就缚。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其他局面布成有利的阵势,虽然兵力弱小,但阵容显得强大。
第30计 反客为主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指违反了通常的主客关系.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第31计 美人计 利用美人诱惑,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
第32计 空城计 兵力空虚,再放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捉摸,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种用兵之法,显示得更加奇妙。
第33计 反间计 此计运用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第34计 苦肉计 意思是说,人一般都不愿伤害自己,因此,如果某人身受毁伤,这种情况 多半是真的,即使是受害者故意受害,别人也会信以为真。于是,用计者的阴谋就会得逞
第35计 连环计 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无攻不破。
第36计 走为上计 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 有退却,方是上策。
谁能给我60个耳熟能祥的成语故事(2.14要)
1.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2.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4.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5.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6.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7.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8.请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9.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10.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包含三十六计的成语
第01计 瞒天过海 比喻用伪装来瞒哄对方,偷偷地行动第02计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泛指一切类似的战役. 第03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 第04计 以逸待劳 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人疲劳时出击取胜. 第05计 趁火打劫 利用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比喻趁人危急的时候捞一把. 第06计 声东击西 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 第07计 无中生有 把没有说成有,凭空捏造. 第08计 暗渡陈仓 传说楚汉用兵,汉王刘邦表面上修筑栈道象要南进,暗地里却要回兵攻占楚军据点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后来比喻以制造假象来达到某种目的. 第09计 隔岸观火 比喻见人有危难采取观望的态度,不予援助. 第10计 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表面温和,内心阴险毒辣. 第11计 李代桃僵 本比喻共患难,相爱助.后转用为顶替或代人受过的意思. 第12计 顺手牵羊 比喻趁便随手拿别人的东西. 第13计 打草惊蛇 后用以比喻采取机密行动前,行迹有所暴露,惊动了对方. 第14计 借尸还魂 比喻已经被消灭的旧事物不甘心自己的灭亡,又凭借别的事物或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 第15计 调虎离山 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其有利的环境,以便乘机行事. 第16计 欲擒故纵 想要抓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第17计 抛砖引玉 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在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 第18计 擒贼擒王 比喻先要抓首恶的或首要的敌手. 第19计 釜底抽薪 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滞.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着混乱捞取利益第21计 金蝉脱壳 比喻使用计谋,脱身溜走,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第22计 关门捉贼 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脱逃, 情况就会十分复杂. 第23计 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原是战国时亲国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的策略. 第24计 假道伐虢 处于敌我两大国之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的武力胁迫时,我方应以援助的姿态, 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处在夹缝中的小国,是不会相信空话的.我方应以 “保护”为名,控制其局势,再突然袭击,就可轻易的夺取胜利. 第25计 偷梁换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第26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甲而真意骂乙. 第27计 假痴不癫 用于商业经营之中常常是经营者为了掩盖自己的企图,常以假痴来迷惑众人, 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第28计 上屋抽梯 意思是说送人家上了高楼却搬掉梯子,比喻诱人向前而断其后路,使其束手就缚.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其他局面布成有利的阵势,虽然兵力弱小,但阵容显得强大. 第30计 反客为主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指违反了通常的主客关系.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第31计 美人计 利用美人诱惑,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 第32计 空城计 兵力空虚,再放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捉摸,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种用兵之法,显示得更加奇妙. 第33计 反间计 此计运用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第34计 苦肉计 意思是说,人一般都不愿伤害自己,因此,如果某人身受毁伤,这种情况 多半是真的,即使是受害者故意受害,别人也会信以为真.于是,用计者的阴谋就会得逞第35计 连环计 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无攻不破. 第36计 走为上计 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 有退却,方是上策.
三十六计中艰难一图的四字成语
1. 形容艰难的成语,四字词语大全
1. 不避艰险不畏惧艰难险阻。
2. 寸步难移连一步都难移动。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3. 爨桂炊玉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
4. 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5. 颠仆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颠沛流离”。
6. 东踅西倒形容行走艰难。
7. 风霜雨雪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8. 感戴二天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9. 孤魂野鬼比喻没有依靠,处境艰难的人。
10. 火山汤海比喻艰难危险。
11. 艰苦创业艰难困苦地创办事业。
12. 荆棘满途荆棘遍地。比喻世道艰难。
13. 轹釜待炊刮锅有声,等待烧火做饭。形容生活艰难。
14. 流离颠顿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流离颠沛”。
15. 流离颠疐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流离颠沛”。
16. 扪参历井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形容山势高峻,道路。
17. 万苦千辛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18. 鲇鱼上竿比喻上升艰难。同“鲇鱼上竹竿”。
2. 表示艰难的四字成语
跋涉山川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
参见“跋山涉水”。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弃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饱经风霜 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饱经风雨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同“饱经风霜”。 出处: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饱经霜雪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悲天悯人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
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
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筚路褴褛 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同“筚路蓝缕”。 出处: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褴褛,孤军苦战,非为金钱,非为名誉,不厌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不避艰险 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不食周粟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
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餐风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餐风咽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青天白日》:“餐风咽露,跋涉奔波。” 创业维艰 开创事业是艰难的。
炊琼爇桂 煮玉烧桂。比喻物价高昂。
出处:唐·林宽《献同年孔郎中》诗:“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 爨桂炊玉 爨:炊。
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
出处:宋·司马光《答刘蒙书》:“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寸步难行 连一步都难以进行。
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出处: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寸步难移 连一步都难移动。形容走路困难。
也比喻处境艰难。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当年在小舟中,寸步难移。”
戴霜履冰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登山涉水 爬山过水。
比喻历尽艰难。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
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砥柱中流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颠沛流离 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出处:《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
《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颠仆流离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颠沛流离”。
出处: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己酉冬,金自江西犯饶信,所在居民皆空城去,颠仆流离道上。” 东奔西跑 到处奔波。
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处: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东奔西走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处: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东飘西泊 指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出处:《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名叫树德……向来东飘西泊,不知住处。”
东踅西倒 形容行走艰难。 出处:明·冯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套曲:“看俺这曲脊是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衣履鏖糟,行动处东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东扬西荡 指飘泊无定。 出处:《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见怜,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不至东扬西荡。”
断梗浮萍 比喻漂泊不定。 出处:宋·秦观《别贾耘老》诗:“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浮萍暂相亲。”
3. 描述艰难的四字成语
不避艰险不畏惧艰难险阻。
寸步难移连一步都难移动。形容走路困难。
也比喻处境艰难。爨桂炊玉爨:炊。
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
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颠仆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同“颠沛流离”。东踅西倒形容行走艰难。
风霜雨雪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感戴二天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孤魂野鬼比喻没有依靠,处缉互光就叱脚癸协含茅境艰难的人。火山汤海比喻艰难危险。
艰苦创业艰难困苦地创办事业。荆棘满途荆棘遍地。
比喻世道艰难。轹釜待炊刮锅有声,等待烧火做饭。
形容生活艰难。流离颠顿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同“流离颠沛”。流离颠疐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同“流离颠沛”。扪参历井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
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形容山势高峻,道路。
万苦千辛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鲇鱼上竿比喻上升艰难。
同“鲇鱼上竹竿”。
4.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
每一计都是成语!
第1计 瞒天过海;第2计 围魏救赵;第3计 借刀杀人;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第6计 声东击西;第7计 无中生有;第8计 暗渡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第10计 笑里藏刀;第11计 李代桃僵;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13计 打草惊蛇;第14计 借尸还魂;第15计 调虎离山;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第18计 擒贼擒王;第19计 釜底抽薪;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第22计 关门捉贼;第23计 远交近攻;第24计 假途伐虢;
第25计 偷梁换柱;第26计 指桑骂槐;第27计 假痴不颠;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第30计 反客为主;第31计 美人计;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第34计 苦肉计;第35计 连环计;第36计 走为上计;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5. 关于艰难的四字词语
1举步维艰
举步维艰 [jǔ bù wéi jiān]
基本释义
迈步艰难(维:语助词),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百科释义
迈步艰难(维:语助词),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2寸步难行 [cùn bù nán xíng]
基本释义
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出 处
元·白仁甫《东墙记》:“听了他凄凉惨切;好教我寸步难行。”
例 句
1. 住在城里,出门不带钱,真是~。
6. 描写路途艰难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
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同“饱经风霜”。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
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
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备尝艰苦:备:全、尽;尝:经历。
受尽了艰难困苦。备尝艰难:备:全、遍;尝:经历。
指受尽了艰难困苦。备尝辛苦:备:尽、全。
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被苫蒙荆:苫:用草编成的帘子、垫子等草制品。披草苫,裹荆棘。
泛指受尽艰难,吃尽苦头。筚路褴褛: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同“筚路蓝缕”。不避艰险:不畏惧艰难险阻。
不食周粟: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
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穿荆度棘:穿越荆棘丛生处。
比喻多经艰难路途。创业维艰:开创事业是艰难的。
爨桂炊玉: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
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寸步难行:连一步都难以进行。
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寸步难移:连一步都难移动。形容走路困难。
也比喻处境艰难。刀山血海:比喻极其危险和艰难的地方。
倒悬之患: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滴水石穿:水不停往下滴,能将石头洞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微薄之力最终能完成巨大艰难的事情。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仆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颠沛流离”。
东踅西倒:形容行走艰难。动而得谤:一有举动,就要遭到诋毁。
形容处境艰难。风霜雨雪: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赴蹈汤火: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
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感戴二天: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孤魂野鬼:比喻没有依靠,处境艰难的人。关山阻隔:关隘山岭阻挡隔绝。
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蒿目时艰:蒿目:极目远望;时艰:艰难的局势。指对时事忧虑不安。
患难之交: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火山汤海:比喻艰难危险。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
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艰苦创业:艰难困苦地创办事业。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艰难竭蹶:竭蹶:赶路跌跌撞撞的样子,引伸为资财匮乏。形容收入少,生活艰难。
荆棘满途:荆棘遍地。比喻世道艰难。
精禽填海:精禽:传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灵魂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木石填东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精卫填海: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久经风霜: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举步维艰:指处境或行动十分艰难。
苦尽甘来:甘:甜,比喻幸福。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苦尽甜来: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来之坎坎:坎:陷。
比喻进退都很艰难。轹釜待炊:刮锅有声,等待烧火做饭。
形容生活艰难。粮尽援绝:粮食用尽,援兵断绝。
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流离颠顿: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同“流离颠沛”。流离颠沛: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流离颠疐: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同“流离颠沛”。流离琐尾:流离:枭的别名;琐尾:细小时美好。
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扪参历井: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
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亦形容世路艰难。
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
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鲇鱼上竿:比喻上升艰难。同“鲇鱼上竹竿”。
鲇鱼上竹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鲇鱼缘竹竿: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啮雪餐毡: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怕风怯雨:怯:害怕。
形容人害怕艰难。
7. 三十六计里的所有成语
第01计 瞒天过海 比喻用伪装来瞒哄对方,偷偷地行动
第02计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泛指一切类似的战役.
第03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
第04计 以逸待劳 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人疲劳时出击取胜.
第05计 趁火打劫 利用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比喻趁人危急的时候捞一把。
第06计 声东击西 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
第07计 无中生有 把没有说成有,凭空捏造.
第08计 暗渡陈仓 传说楚汉用兵,汉王刘邦表面上修筑栈道象要南进,暗地里却要回兵攻占楚军据点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后来比喻以制造假象来达到某种目的.
第09计 隔岸观火 比喻见人有危难采取观望的态度,不予援助.
第10计 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表面温和,内心阴险毒辣.
第11计 李代桃僵 本比喻共患难,相爱助.后转用为顶替或代人受过的意思.
第12计 顺手牵羊 比喻趁便随手拿别人的东西.
第13计 打草惊蛇 后用以比喻采取机密行动前,行迹有所暴露,惊动了对方.
第14计 借尸还魂 比喻已经被消灭的旧事物不甘心自己的灭亡,又凭借别的事物或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
第15计 调虎离山 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其有利的环境,以便乘机行事.
第16计 欲擒故纵 想要抓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第17计 抛砖引玉 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在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
第18计 擒贼擒王 比喻先要抓首恶的或首要的敌手.
第19计 釜底抽薪 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滞.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着混乱捞取利益
第21计 金蝉脱壳 比喻使用计谋,脱身溜走,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第22计 关门捉贼 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脱逃,
情况就会十分复杂.
第23计 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原是战国时亲国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的策略.
第24计 假道伐虢 处于敌我两大国之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的武力胁迫时,我方应以援助的姿态,
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处在夹缝中的小国,是不会相信空话的。我方应以
“保护”为名,控制其局势,再突然袭击,就可轻易的夺取胜利。
第25计 偷梁换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第26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甲而真意骂乙.
第27计 假痴不癫 用于商业经营之中常常是经营者为了掩盖自己的企图,常以假痴来迷惑众人,
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第28计 上屋抽梯 意思是说送人家上了高楼却搬掉梯子,比喻诱人向前而断其后路,使其束手
就缚。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其他局面布成有利的阵势,虽然兵力弱小,但阵容显得强大。
第30计 反客为主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指违反了通常的主客关系.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第31计 美人计 利用美人诱惑,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
第32计 空城计 兵力空虚,再放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捉摸,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种用兵之法,显示得更加奇妙。
第33计 反间计 此计运用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第34计 苦肉计 意思是说,人一般都不愿伤害自己,因此,如果某人身受毁伤,这种情况 多半是真的,即使是受害者故意受害,别人也会信以为真。于是,用计者的阴谋就会得逞
第35计 连环计 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无攻不破。
第36计 走为上计 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 有退却,方是上策。
8. 三十六计里的成语
瞒天过海、打草惊蛇、调虎离山、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等。
1、瞒天过海
解释: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出自:清·无名氏《三十六记》:“瞒天过海。”
译文: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2、打草惊蛇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译文:王鲁为当涂县令,由于资产为目标,在部民连状诉主簿贪污受贿在县尹。鲁国就判说:“你虽然打草,我已惊蛇。”
3、调虎离山
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译文: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便成功。
4、欲擒故纵
解释: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大人这里还不要就答应他,放出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许其成事。”
译文:人这边还没有重要到答应他,释放出一个想抓获故纵的手段,然后允许他成功。
5、釜底抽薪
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译文:我听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36计里面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 三十六计里的所有成语
第01计 瞒天过海 比喻用伪装来瞒哄对方,偷偷地行动
第02计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泛指一切类似的战役.
第03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
第04计 以逸待劳 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人疲劳时出击取胜.
第05计 趁火打劫 利用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比喻趁人危急的时候捞一把。
第06计 声东击西 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
第07计 无中生有 把没有说成有,凭空捏造.
第08计 暗渡陈仓 传说楚汉用兵,汉王刘邦表面上修筑栈道象要南进,暗地里却要回兵攻占楚军据点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后来比喻以制造假象来达到某种目的.
第09计 隔岸观火 比喻见人有危难采取观望的态度,不予援助.
第10计 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表面温和,内心阴险毒辣.
第11计 李代桃僵 本比喻共患难,相爱助.后转用为顶替或代人受过的意思.
第12计 顺手牵羊 比喻趁便随手拿别人的东西.
第13计 打草惊蛇 后用以比喻采取机密行动前,行迹有所暴露,惊动了对方.
第14计 借尸还魂 比喻已经被消灭的旧事物不甘心自己的灭亡,又凭借别的事物或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
第15计 调虎离山 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其有利的环境,以便乘机行事.
第16计 欲擒故纵 想要抓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第17计 抛砖引玉 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在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
第18计 擒贼擒王 比喻先要抓首恶的或首要的敌手.
第19计 釜底抽薪 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滞.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着混乱捞取利益
第21计 金蝉脱壳 比喻使用计谋,脱身溜走,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第22计 关门捉贼 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脱逃,
情况就会十分复杂.
第23计 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原是战国时亲国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的策略.
第24计 假道伐虢 处于敌我两大国之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的武力胁迫时,我方应以援助的姿态,
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处在夹缝中的小国,是不会相信空话的。我方应以
“保护”为名,控制其局势,再突然袭击,就可轻易的夺取胜利。
第25计 偷梁换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第26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甲而真意骂乙.
第27计 假痴不癫 用于商业经营之中常常是经营者为了掩盖自己的企图,常以假痴来迷惑众人,
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第28计 上屋抽梯 意思是说送人家上了高楼却搬掉梯子,比喻诱人向前而断其后路,使其束手
就缚。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其他局面布成有利的阵势,虽然兵力弱小,但阵容显得强大。
第30计 反客为主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指违反了通常的主客关系.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第31计 美人计 利用美人诱惑,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
第32计 空城计 兵力空虚,再放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捉摸,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种用兵之法,显示得更加奇妙。
第33计 反间计 此计运用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第34计 苦肉计 意思是说,人一般都不愿伤害自己,因此,如果某人身受毁伤,这种情况 多半是真的,即使是受害者故意受害,别人也会信以为真。于是,用计者的阴谋就会得逞
第35计 连环计 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无攻不破。
第36计 走为上计 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 有退却,方是上策。
2. 三国演义36计的成语有那些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出自36计的成语有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3.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
每一计都是成语!
第1计 瞒天过海;第2计 围魏救赵;第3计 借刀杀人;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第6计 声东击西;第7计 无中生有;第8计 暗渡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第10计 笑里藏刀;第11计 李代桃僵;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13计 打草惊蛇;第14计 借尸还魂;第15计 调虎离山;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第18计 擒贼擒王;第19计 釜底抽薪;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第22计 关门捉贼;第23计 远交近攻;第24计 假途伐虢;
第25计 偷梁换柱;第26计 指桑骂槐;第27计 假痴不颠;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第30计 反客为主;第31计 美人计;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第34计 苦肉计;第35计 连环计;第36计 走为上计;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4. 36计中有许多计谋的名称就是成语,你知道的有哪些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5. 军事成语的三十六计有哪些
军 军令如山 孤军奋战 孤军深入 千军万马 全军覆没 异军突起 横扫千军 溃不成军 勇冠三军 枪 枪林弹雨 单枪匹马 荷枪实弹 唇枪舌剑 临阵磨枪 弹 弹尽粮绝 弹丸之地 枪林弹雨 明珠弹雀 荷枪实弹 刀 刀光剑影 刀山火海 牛刀小试 大刀阔斧 心如刀割 剑 剑拔弩张 刀光剑影 口蜜腹剑 唇枪舌剑 车 前车之鉴 怀水车薪 丢卒保车 螳臂挡车 学富五车 闭门造车 旗 旗开得胜 旗鼓相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顺风扯旗 鼓 一鼓作气 胶柱鼓瑟 欢欣鼓舞 打退堂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弓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鸟尽弓藏 左右开弓 阵 临阵脱逃 严阵以待 临阵磨枪 冲锋陷阵 战 百战百胜 三战三北 速战速决 转战千里 背水一战 决一死战 南征北战 能征惯战 身经百战 浴血奋战 汉语成语与军事历史文化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简洁精辟、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
各种语言都有成语。汉语成语的结构具有定型性,大多由4个字组成,结构凝固,不能随意变动词序和成分;汉语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通常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概括出整体意义。
成语一般都有出处,各个时代的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言语作品,其中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短语经过反复引用或加工,逐渐趋于定型,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在汉语中,有许多出自远古时代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例如,“发号施令”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中国源于古代的成语有不少是在军事活动中产生的。
1996年1月,长征出版社出版了佟玉斌编写的《军事成语》,收词7500条,这是迄今为至收录军事成语词数最多的一部辞典。源于军事活动的成语不但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而且因其富于稳定性的结构,使军事历史文化得以浓缩其中,成为军事历史文化的“语言化石”。
汉语中源于军事活动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反映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的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军队和战争已经出现,古代军事思想也逐步形成。
比如,关于“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攻”、“先人有夺人之心”等方面论述,已出现在《左传·军志》中。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军事思想开始蓬勃发展,大量军事著作应运而生。
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清代,中国经历了十多个封建王朝,其间,军事思想不断发展,军事理论著作层出不穷。据统计,从先秦到清代前期,中国先后有2300多部兵书问世,这些军事理论的文字成品不但记载了丰富的古代军事思想资料,也为军事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语言基础。
从沿用至今的汉语成语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不少反映了古代军事思想。比如,“以奇用兵”,是春秋时期思想家老聃提出的作战指导原则之一,语见《老子》,原意为用兵作战不要拘泥于常规,要以巧妙的方法和兵力部署来克敌制胜;“攻坚则轫”、“乘瑕则神”,是春秋时齐相管仲提出的作战指导思想,语见《管子·制分》,原意为进攻敌人的强处会遇到困难,而进攻敌人的弱处则容易获得成功;“上兵伐谋”,是春秋时著名军事家孙武提出的军事原则,语见《孙子·谋攻篇》,原意为运用计谋使敌人屈服是最好的用兵方法;“兵不厌诈”,也是孙武提出的军事思想,他认为用兵打仗必须运用诡计达到目的;“可见而进”、“知难而退”,是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提出的战略思想,语见《吴子·料敌第二》,原意为在于我不利的战略情况下,不能与敌人交战;“富国强兵”,是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提出的战略思想,语见《孙膑兵法·强兵》,原意为国家富强才能使军队强大;“刚柔相济”,是先秦军事著作《军攕》中提出的谋略思想,原意为在军事行动中果敢和智谋应当因事制宜地巧妙配合;“因势破之”,是汉代军事著作《黄石公三略》中提出的军事思想,原意为应当顺应形势去破击敌军;“胜败无常”,是明代军事著作《投笔肤谈》中提出的军事思想,原意为战争中的胜败不是固定的,可以互相转化。
这些成语都是古代军事思想的精炼表述。 (二)概括古代战计兵法 汉语成语有不少出自古代作战计策和兵法。
比如,出自春秋军事著作《孙子》的成语有:首尾相应、以逸待劳、避实击虚、饵兵勿食、穷寇勿迫、避其锐气等等;出自战国军事著作《吴子》的成语有:先声夺人、以众击寡、因形用权等等;出自战国军事著作《司马法》的成语有:示众示寡、徒以坐固、因其不避、从奔勿息等等;出自战国军事著作《孙膑兵法》的成语有:营而离之、规而离之、以异为奇、客倍主半、居生击死等等;出自战国军事著作《尉缭子》的成语有:示无示有、阵密锋疏、背水一战等等;出自战国军事著作《六韬》的成语有:外乱内整、高垒伏锐、挠而攻之、反败为胜、分进合击等等。明代军事著作《三十六计》更为典型,几乎每一计策的名称都进入了汉语成语的宝库,例如:瞒天过海、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偷梁换柱、指桑骂。
6. 三十六计中有哪些计谋的名称是成语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
好了,关于“机密行动阵容”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机密行动阵容”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820921846@qq.com联系。